党建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信息 >> 正文

传承廉洁文化弘扬红色家风——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3-11-28      作者:黎华      阅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围绕家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10月30日,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C78A1

为进一步引导老党员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1128日上午,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离退休党支部到东城榴花公园廉洁文化阵地以“弘扬红色家风”为抓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开展党支部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由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委员黎定加主持,约28名老党员参加活动。

活动当天,“第一议题”党支部书记邱勇以“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主题和支部老党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4E3DF

习近平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习近平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结合“第一议题”学习内容,老党员们“学思想、强党性”作了学习体会交流发言。

5B464

随后,邱勇书记向老党员们传达了中共东莞市委老干局文件,并结合党支部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特色部署党支部主题教育工作安排。

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郭成代表校党委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向老党员们派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并向一直关心学校发展的各位老党员、老领导汇报了学校新取得成绩和65周年校庆安排,表达了学校党委对老党员的关心和慰问。

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活动中,党支部宣传委员黎华和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9D7A

这篇文章是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节选。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篇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针对性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新时代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78413

党支部邱勇书记还为老党员们上了题为《弘扬优秀文化建设良好家风》书记党课。邱勇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一要注重家庭。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二要注重家教。古人说: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严格要求亲属子女,特别是教育引导未成年孙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三要注重家风。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CD1C9

活动最后,老党员们参观了榴花公园“廉洁文化长廊”和“党建主题阵地”。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廉洁修身是一名共产党员永恒的课题,搞好家风建设意义重大。他们要弘扬“弘扬红色家风”,始终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牢记初心使命为推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发挥余热。

2C021

离退休党支部黎定加、黎华两位委员主动将支部党建和学校关工委工作结合起来“办实事、建新功”,多次回校来到青年学生当中,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并在团校以“弘扬红色家风”为主题为学校团委委员、学生会干部和入团积极分子上党课,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用清正廉洁的红色好家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