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老师们又迎来了新的学习任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实施教师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制度,促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达标建设,促进我校普通话水平整体提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教务处特别邀请到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级语言文字督导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城市语言文字评估专家司学松老师,为我校教师进行普通话考证动员并作语言文字培训讲座。

讲座主题为“我们身边的语言文字”。围绕主题,司主任重点讲解了四个问题:文字到底是什么?你属哪个方言区?我们写的字叫什么字?我们说话写字有约束吗?司主任逐条讲析,生动阐述。语言文字是民族的符号,是民族的标志,是学习的工具和交流的桥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大方言区各有特点,方言寄寓着民族的情感,但也不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发展,所以,要保护方言,更需要推广全国通用的规范的语言文字。而教师就是在做培根的文化,是在做中华各民族基因传承的事业,自身首先考取普通话证就有非常的必要性。倡导大家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讲祖国通用语言,写国家规范汉字,做时代文明之人。

最后,司老师结合粤方言区的发音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家进行了普通话学习指导。
司主任的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大到国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宏观政策,小到对方言及不规则汉字的微观分析,她时而提问,时而举例,时而示范,时而和老师们互动、交流,在轻松活波的氛围中,不仅宣传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也结合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给老师们上了一堂文化传承的思想教育课;让现场老师们真切地体会到“汉语是最美语言汉字” 的自豪情怀,唤起了大家 “我要学国家通用文言文字”的热情。

最后,教务处杨良松主任给老师们介绍了我市普通话考证报名时间及要求,布置了利用假期学习普通话、在新学期考取普通话合格证书的任务。
